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 说课题

〈〈叮咚世界——扬琴〉〉

二 说课程标准

本节课的课程标准为: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学习并逐步掌握乐器的基本技能,指导学生参与各种演奏形式实践,并能进行互动式的排练。

三说教学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积极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我们要在教学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实践性。

2.在音乐欣赏和乐器练习中,让学生自我体验,相互学习,互相讨论,

来达到提高学生实际演奏水平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目的。

四 说教材

本节课属于自编教材〈〈演奏〉〉中的一节起始课,包括三方面内容:初步认识扬琴;介绍扬琴起源发展及音色;学生掌握扬琴的基本演奏方法。上好这堂课,有利于〈〈演奏〉〉这一模块的更好开展。

五说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实践和欣赏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于身边的事物,创设情景。

3.知识技能目标:学习扬琴的基本演奏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说教学重点难点

扬琴的基本演奏方法

七说教学方法

教法:导学法 激励法

学法:体验法 探究法

八说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演奏扬琴曲〈〈龙船〉〉

学生活动:a.采用日常生活中熟悉声音的节奏型来练习击弦。

b.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器皿当作道具(大小不同的碗 ,装水的酒瓶),学生创编简单旋律,或采用老师提供的音乐素材,进行合作练习。

九说教学构思

1 通过欣赏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 通过各种方式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掌握扬琴演奏的基本技能。十说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扬琴一台 琴竹60副 大小不同的碗和酒瓶四组十一说教学过程

1.导课:这一环节我运用创设情景,兴趣引入法。

a.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乐曲〈〈阿拉木汗〉〉,引出民族乐器的话题,再进一步明确本节课要走近扬琴,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b .回答问题:

这是一个什么组合? (女子十二乐坊)

演奏了哪些民族乐器? ( 古筝. 二胡.笛子. 扬琴 等等)

感受到了什么? (音乐的魅力)

(师):这一段精彩的演奏,让我们仿佛置身于梦幻般的仙境,这就是民族乐器带给我们的魅力,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认识其中的一种乐器——扬琴

( 板书课题) 叮咚世界——扬琴2.分节教学:

在这一教学中,,我用感性到理性的教学法,,采用听,想练结合的程序来体会.

a.多媒体展示:扬琴的起源、发展、结构、音色特点。

b.扬琴的基本演奏方法。(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1)借助多媒体把扬琴的基本演奏方法展示出来,学生自主学习,利用手中的琴竹,把课桌当成扬琴进行练习,通过观察发现在模仿过程中,学生会出现手腕不放松,握琴竹的手形不正确,夹臂等常见的毛病。

(2)借助实物扬琴示范,详细介绍正确的持竹方法:将琴竹的四分之一处放在自然弯曲的食指的第一关节上,大拇指自然弯曲,用指肚偏上一点压力在琴竹上,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弯曲。

扬琴的基本演奏方法:两手轮流交替,用琴竹的琴键敲击琴弦发音.踺子距琴弦二十公分高,弹下去后迅速回到二十公分的高度.

并针对学生出现的夹臂、手腕不放松等毛病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加以引导。(敲扬琴就像拿菜刀剁猪肉,全靠手腕上下挥动)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