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说教材和课程标准

1.说教学内容、对象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是高中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

2.说教学作用地位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技术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具体的阐述技术与设计的辨证关系,是全书的基础性章节,也是由技术到设计的过度章节。为以后学习“设计的过程”、“设计的评价”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3.说教学目标

①、让学生理解设计对技术的作用以及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

②、了解设计的丰富内涵。

③、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以及技术对设计的要影响。

教学难点:了解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

二、说教学方法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获取知识不是通过教师教育,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学习资料,能通过自我建构重组的方式获得知 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本课通过“创设情境法”,采用启发式、讲述式、分析等多种教学方式,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努力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逻辑 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自己建构出本课的知识点。

三、说“学情”分析和学习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刚刚对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对设计还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好奇心较强,思维活跃,虽然他们的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但根据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还是很容易接受本节课的内容。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分析案例--合作探究--得出结论--思维扩展”。

四、说媒体

多媒体网络教室。把与学习相关的案例及其图片等资源制作成课件进行介绍,让学生有直观形象的认识。

五、说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做一个简单的调查:活跃

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有多少同学每天自己动手洗衣服?愿不愿意洗衣服?现在有什么工具可以代替我们洗衣服?

大部分同学应该是不喜欢洗衣服的,从而联系到本节课的内容:洗衣机的发明者也是从这种想法开始,经过不断地构思,不停的设计、试验,最后发明了洗衣机。

这节课我们就研究研究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二)设计对技术的作用

本环节通过对两个典型的案例的分析,由学生归纳设计对技术的作用。再联系实际生活,由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证明他们的观点。

案例一:阅读课本“电动剃须刀”材料。思考:要设计出小巧便于携带的电动剃须刀,首先应掌握什么技术?

结论:设计是技术发展的驱动力。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可以把技术的潜在价值发挥出来。

案例二:伞的发展过程:手动 自动 折叠

环保餐具的设计:白色垃圾 降解餐具

结论:设计能够促进技术革新。

扩展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说明“设计能够促进技术革新”?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