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内容是属于职高《信息与计算机应用》第四章文字处理中第五节《表格制作与处理》,学习表格制作与处理不仅可以巩固前面已经学过的文字编排知识, 同时为学习其他图表处理软件打下基础。根据新课程内容标准,学生必须熟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表格制作与处理恰好是人们直观化、形象化地 传递信息表达意图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和加工能力的重要途径。

2、教材处理

本节内容信息量较大,涉及到操作点多,例如表格创建、编辑、修饰、计算和排序等操作,如果在一节课中教师拘泥于教材,要求学生掌握表格制作和处理的所有操 作点,就无法贯彻新课标精神,所以我把本节课分为两课时,两节课都以案例教学法逐步解决表格编辑、修饰和计算的问题,两节课安排的技能侧重点不一样,前节 课侧重学生表格基本编辑能力,后节课侧重表格修饰、计算和排序问题。

如此处理教材的目的,避免误入只重专业技能而轻实用这样一种技能脱离实际的怪圈,可以突出信息技术的应用性,达到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

二、说学生

职高生的共性是一般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高一的学生刚接触应用软件不久,一般还没有真正掌握学习应用软件操作的方法,学生来 源不同,技能基础和个性差异较大, 于是,我们设计的任务要顾及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实用性,要考虑到学生的技能基础和个体差异。本节课是一次校外公开课,面向的对象是自己不熟悉的其他学 校高一学生,而对学生个性事先不大了解,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又要考虑到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整体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安排的任务要符合学生 生活实际,还要注意任务的层次性,由学生自主选择,另一方面,有可能因实际情况而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深度,从而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和教材情况分析,根据新课程思想,我确定本节课的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表格创建、编辑和修饰的意义;

能力目标:

(1)掌握表格的创建和编辑的方法。

(2)培养学生信息加工能力。

(3)培养学生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德育目标: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学生通过实践和自主探索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精神;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由此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为:表格设计与制作。

四、说教法、手段和模式

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教学模式:

1、 教学方法

(1)文化熏陶法:为学习表格制作与处理创设一个合适的情景氛围,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环保意识;

(3)案例教学法:为学生提供有关水体污染的背景材料,指出面临的困境,让学生对材料进行处理、分析,最后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观点,于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

(4)任务驱动法:在案例中包含一个表格制作与处理的任务,学生以完成此任务为目标,通过自主探索,进行完成任务的实践。通过任务驱动法可以使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创新能力的目标。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