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1,让学生讨论:下列图形哪些是数轴,哪些不是,为什么 

  A,

  B,

  C,

  D,

  E,

  F,

  A,B,C三个图形从数轴的三要素出发,D和F是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给学生足够的观察,思考的时间然后展开充分的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去接触学生,认识学生,关注学生.

  2,为进一步强化概念,在对数轴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数轴,(请同学画在黑板上)

  学生在画数轴时教师巡视并予以个别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画完后教师给出评价,如"很好""很规范""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行"等语言来激励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强调: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画数轴时这三要素缺一不可.

  我设计以上两个练习,一个是动脑想,通过分析,判断正误来加深对正确概念的理解;一个是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有了数轴以后,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表示在数轴上,那么反过来,数轴上的点是否只表示有理数呢 作为一个问题我让学生去思考,为后面实数的学习埋下伏笔,这里不再展开.

  安排课本23页的例1,

  利用黑板上的例题图形让学生来操作,教师提出要求:

  1,要把点标在线上 2,要把数标在点的上方

  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可以加深对数轴的理解,进一步掌握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

  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当然,此题还可以再说出几个有理数让学生去标点,好让更多的学生去展示自己,并进一步让学生从中感受已知有理数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从而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