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人世间最动人的就要属感情了,《妈妈,我们要活下去》这篇文章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就在于它以感情为基点,独辟蹊径地记叙了一件孩子救妈妈的事。在危险面前, 这个孩子丝毫不放弃,表现出了坚不可摧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虽然这其中是爸爸的话在支撑着他,但他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现,这是多么的不易!这是一个了 不起的孩子!

    文章分9个自然段。第1、2自然段向我们简单地交代了父亲叮嘱洛迪要照顾好妈妈。3~7自然段则具体讲述了洛迪在洪水中抢救、保护妈妈的经过。第8、9自然段让我们悬着的心放下,为他们舒了一口气,在洛迪自始至终的保护下,妈妈终于可以脱离危险。

    一幅形象的插图渲染出气氛的紧张,和着跌宕起伏的情节,使我们在心潮澎湃中再次领略爱的力量,爱的伟大。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俨然”、“惊恐”等词语的意思。

2、能通过反复朗读、体味课文,感受洛迪的勇敢、顽强、有责任心以及爱的力量是伟大的。

3、理解课题“妈妈,我们要活下去”的含义。

4、提高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以关键词句为依托,感悟洛迪的品质、爱的力量,理解课题的含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读题导入

1、出示课题,读一读,说说从课题上读出了什么。

(“妈妈,我们要活下去”是体现全文中心的一句话,安排请学生说说从题目上读出什么,除了强化这句话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同时也是为了拉近学生与课文内容的距离。)

2、过渡:大家解读地是不是与课文内容吻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品读感悟

1、学生自读第1~2自然段,说说从这两个自然段中读出洛迪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洛迪是文章的主角,一开始就引导学生把目光集中在他身上,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他的关注。而1、2两个自然段也是下文的伏笔,正因为洛迪一贯就很懂事、有责任心,所以才有后来的在危险面前临危不惧的坚持努力地抢救妈妈的表现。这一点,学生是要有所了解的。)

具体教学中,联系学生的回答扣住“点点头”、“每逢……就……“、“俨然”引导体会。

2、自读第3~7自然段,说说对洛迪有什么新的认识。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为学生创设个性化阅读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自由地在语言文字中徜徉感悟。而继续以感悟洛迪是怎样的孩子为贯穿,可谓直奔中心。)

(1)明确方法:划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词句,在旁边以关键词的方式写上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由读书。

(3)交流。从两方面引导:

一方面:体会情况的危急。(针对前面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在交流时必定是说对洛迪的认识,怎样自然地过渡到体会情况的危急呢?洛迪的表现是与险情结合在一起的,我预想是抓住学生回答中涉及到险情的词句过渡至描写险情的句子。)

着重体会这样几句:

第一句:第3自然段中“洛迪蜷缩在汽车后座上,被眼前的景象吓坏了。”引导:“眼前的景象”是怎样的景象?洛迪被“吓坏了”又会是怎样的反应?

第二句:第4自然段中“可是刚一迈步,激流便把他俩抛起来,卷进了洪水。”引导:从“抛”和“卷”可以体会到什么?他们一共被激流卷进几次?

洪水是无情的,除了湍急,它的无情还表现在什么上呢?引导学生还要关注第4自然段中“不一会儿,水漫上了座位,他们的身体开始感到麻木。”第5自然段中的 “时间慢慢地过去,冷水泡得他们浑身麻木。”以及第7自然段中“他保护着妈妈,在冰凉湍急的洪水中坚持了整整3个小时!”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