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体验、感受,能用深情、和谐的歌声、乐声表达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一起生活多愉快”的欢乐心情。并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创造和谐的乐声——《森林狂想曲》。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乐曲各部分的主题旋律的熟悉,培养音乐记忆能力。

感受各类民族乐器音色的丰富表现力。

【知识与技能】

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乐曲的情绪,培养对热带森林音乐的记忆力和想象力。

【难点】分辨主题旋律出现的顺序,在了解曲式结构的基础上创作新的《森林狂想曲》。

三、教学用具

钢琴、字母图片、竖笛、音响、打击乐器、有关乐谱、PPT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组织教学

开门见山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今天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到一个神奇的地方去,你们听……

(二)新课讲授(完整听赏全曲)

教师播放音响(课件1)。

1.学生聆听乐曲,初步感受乐曲情绪。

师生互动,教师出示课题——《森林狂想曲》

2.听辩情绪

师:这首乐曲这么好听,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第一主题。

师:这个主题的速度是什么样的?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

教师播放第一主题。(开始的A段)(课件3)

生:速度稍快,旋律跳跃。

师:大家来唱(奏)一唱(奏)这个主题,感受它欢快的情绪。

3.听辨结构

阶段目标:听辨乐曲结构,了解曲式特点。

(1)记忆第一主题

师:现在我们在来完整地欣赏一遍音乐。当听到第一主题时用一种动作表示,如拍腿或拍手等。听听这个主题出现了几次?(课件4)

教师播放全曲。

学生用动作表示第一主题,并回答共出现了7次。

师:当听到主题A时,用“啦”演唱,再听一听还有几个和第一主题不同的旋律?

教师播放全曲。(课件5)

学生用“啦”演唱主题A,并回答还有两个和第一主题不同的旋律。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