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教师资格证考试如何更快速备考并取得高分?推荐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1.潜意识与意识或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冲突是心理健康状态破坏的内在机制,这一理论来自( )。
A.精神分析学派 B.人本主义学派
C.行为主义学派 D.认知学派
2.中国第一本正式出版的社会心理学专著《社会心理学新论》的作者是( )。
A.颜永京 B.陈大齐 C.孙本文 D.陆志韦
3.幼儿逐渐懂得什么是诚实、什么是欺骗;什么是勇敢这属于(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4.注意的分散与注意的转移区别在于( )。
A.注意的分散是有意识的分散,注意的转移是无意识的转移
B.注意的分散是消极的活动,注意的转移是积极的活动
C.注意的分散是无意识的分散,注意的转移是有意识的转移
D.注意的分散和注意的转移都是一种无意识的生理过程
5.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包括( )
A.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B.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C.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D.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6.下列关于3岁儿童颜色视觉的发展正确的是( )。
A.不能很好地区别各种颜色的色调
B.虽不能很好地区别各种颜色的色调,但已能认清基本颜色
C.不能认识混合色
D.还不能认清基本颜色
7.维果斯基认为低级的心理机能是以符号为中心的心理机能。(判断题)
8.社会认知理论的重要来源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判断题)
9.提出“骑马者应从马背上学”这一基本指导思想的教育家是陶行知。(判断题)
10.3-6岁儿童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并且很快趋于成熟状态。(判断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欣瑞专家解析:这一理论源自于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
2.【答案】D。
3.【答案】A。欣瑞专家解析:道德认知是对道德规范中是非、对错、善恶、美丑等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理解和判断。
4.【答案】BC。欣瑞专家解析:注意的分散是一种无意识的分散,往往是具有消极性的活动;注意的转移是一种个体有意识的将注意力从一个方面转移到另一方面,往往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活动。另外,注意的分散和注意的转移都不完全属于无意识的心理过程,注意的动摇才是一种由生理特征引起的注意的加强或减弱的现象。
5.【答案】ABC。欣瑞专家解析:《纲要》指出,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简称“两基本、一进入”。
6.【答案】ACD。欣瑞专家解析:三岁儿童还不能认识基本颜色。
7.【答案】×。欣瑞专家解析:维果斯基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心的心理机能。
8.【答案】×。欣瑞专家解析:社会认知理论的重要来源是格式塔心理学。
9.【答案】×。欣瑞专家解析:这一概念是由张雪门提出的。
10.【答案】×。欣瑞专家解析:幼儿的有意注意开始发展但远未能达到充分状态。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