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语言表达
(一)准确:即用词恰当,表意明确
准确是对语言运用质量上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它要求用词能完全表达概念的内涵,切合语境与对象,涉及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的要求。
准确用词要注意几个“符合”:
1.符合情境
选择词语要注意情境的制约。写作中使用的词语都处在全篇或上下文的具体语境中,只有根据特定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同样的词语用于不同的语境效果迥然不同。
2.造句通顺
组句应依照一定语言的语法、逻辑规则进行,否则会出现语病。应注意以下几点:句子结构要完整,词语搭配要稳妥,正确使用关联词语。
3.符合对象
仔细辨析同义词的基本意义和附加意义(包括风格、色彩和用法等)的同中之异,这有助于恰如其分地叙事写景、表情达意、释物明理。
(二)鲜明:意图清晰,态度明确
鲜明,是语言运用的原则之一。具体指的是遣词造句语意明确,条理清楚,能够把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清晰告诉读者,给人以清晰的印象。表达的时候要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分明,观点明确。
1.恰当选用词语
在通常情况下,尽量不要使用表意模糊的词语来表情达意。尽可能少用“可能”、“大概”、“也许”、“左右”等不确定的词来表明态度与观点。多使用 “坚决反对”、“完全错误”、“决不能这样”等词语来表明自己所持的鲜明的态度。选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时,要关注整个语境,根据在表达时的不同态度和感 情,选择词义的褒贬。
2.恰当选用句式
可用肯定的语气来表明观点,还可以选用双重否定或反问句式来加强语气,使自己观点的表明更加鲜明而强烈。注意整句与散句的使用。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适合于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人以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3.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比喻、对偶、对比等修辞能增强语言表达的鲜明性,独具特色,借助修辞格来增强语言表达的鲜明性,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这一点拟写标题时显得尤为重要。
有的考生把话题直接作为题目。实际上,这种作法很不好。首先,根据话题作文可写的内容太多、太宽泛。因此,话题不宜直接作题目。其次,拿话题作题目,也是不符合“自拟题目”的要求的。下列我们介绍几种创新式拟题方法:
(1)巧用修辞、匠心独运
拟题时可灵活巧妙地运用比喻、拟物、拟人、引用、对偶、对比、反诘、设问、借代、夸张、移就、仿拟、双关等修辞手法,常常能给人以生动形象、含蓄隽永、新颖醒目的感觉,使文章锦上添花。
①巧用比喻——妙笔生花
以“亲情”为话题自拟题目,有考生拟的标题是《送老人一轮暖阳》,把晚辈对老人的关心、孝顺比做“暖阳”,突出了晚辈对老人的关心、孝顺的重要性。 再如以“诚实”为话题,标题《诚实就是财富》,把诚实这种美德比作财富,有力的证明了只有用诚实才能换得友谊,赢得成功,获得知识的主题。又如以“奉献” 为话题,标题《最后的烛泪》,含蓄生动,用比喻来象征姥姥无私奉献到了生命的尽头,包含了对姥姥一生奉献的无言又无尽的歌颂,形象贴切,不落窠臼。
②运用比拟——情感细腻,生动形象
以“环保”为话题的作文,就有考生拟题为《天空的诉说》《地球就诊记》,分别把天空、地球当人来写,赋予人的语言、行为,很新颖,也非常形象生动,能唤起人们的联想。
③运用夸张——增加表现美
一个以“爱心”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一考生拟题为《我闻到了阳光》,写了一个后进生在班里得到老师、同学关心的故事,显然是夸张地写出了作为一个后进生对老师、同学关心自己的感受。
④巧用设问——引人注意、巧用反问——强调情感
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标题《安能取熊掌而舍鱼?》(反问)、《究竟谁错了》、《林黛玉非死不可吗?》(设问),把问句形式用于标题,能有意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去追寻其中的答案。
⑤运用对比——突现主题
把两类不同的事物放在一块比较,容易使人们得出结论。用对比法拟题很醒目,也发人深省。例如:以“回报”为话题,拟题有《回报与索取》。又如以“诚 信”为话题,拟题有《诚信与虚伪》、《对与错》、《走出与回归》、《白雪红梅》。标题两相对照,孰是孰非,一目了然,使读者未读全文就留下思考的空间。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