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三、研读赏析:

1. 体会“伟大”

(1)自主

文中哪些情节深深地打动了你?为什么?请默读课文,圈划这些语句,旁边写上批注。

(设计意图:在整体把握和感受文章之后,引导学生从文章局部进行自主阅读,边理解边记录,在提高学生对内容要点概括能力,语言感受能力同时,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 

(2)合作、探究:小组选择最打动自己的情节,交流感动的语句;记录难以理解的语句。→全班交流(穿插课后习题二)

这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交流过程中对重点的语段、句子组织学生朗读,对关键词语组织学生反复品读,以此加深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共同解决。这一环节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总结并板书。

2. 体会“悲” 

由伟大引入到悲,让学生说说“悲”在哪里?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穿插课后习题二)在此基础上引用鲁迅的话: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理解“悲”是指“悲壮”,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伟大的悲剧”这一课题的深刻含义。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思维辨证地理解“伟大”和“悲剧”这一对看似矛盾的组合,懂得英雄的真正含义。)

四、感悟升华:

谈谈你对英雄的认识,说说你心目中的英雄? 

(轻声播放歌曲《真心英雄》)

(设计意图:让学生畅谈对“英雄”的认识,树立真正的英雄观和成败观。)

五、总结:

引用美国总统里根为悼念“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遇难而发表的电视讲话里的一段话来总结。并最后送给学生三句话结束本课: 

•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每个人注定都要经历一番失败的煎熬和且行且上的痛苦。 

但只要经历,即使是失败的,也从不会是无益的。 

•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打倒。 

(设计意图:学习一篇课文,要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懂得人生的真谛。) 

[板书、课件]

1. 板书:板书的设计主要围绕文章的重点——“伟大”和“悲”展开,逐条列出内容要点,既是对学生交流情况的总结,又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附板书: 伟大的悲剧

对探险事业的执着追求 死亡之悲

集体主义精神 失败之悲

诚实、守信、勇敢 作证之悲

对祖国、亲人、朋友无私的爱 世人之悲

2. 课件:课件是一种很重要的辅助教学资料。在这节课中我主要用了三次:一利用课件展示二组科学探险遇难的图片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导入新课;二是放映影片 《阿蒙森――斯科特南极探险纪录片》,通过视觉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为学习全文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投放相关课件(图片和重点语句),显示 学习重点和关键信息,提纲挈领,便于学生掌握主要内容;三是在讨论“英雄”时,轻声播放歌曲《真心英雄》,展示里根《真正的英雄》演讲稿片段,把情境教学 进行到底。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