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四、教学过程:在一部分,我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1、导入新课: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情绪和情感体验尤为重要。首先我会提出一些问题:2009春节联欢晚会上和宋祖英一起唱歌的谁?你们还熟悉他其它的歌曲 吗?这首歌曲你们听过吗?我将用古筝来演奏《青花瓷》,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及兴趣。

2、介绍新课:引导学生探究古筝的发展史及构造:古筝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民族器乐的瑰宝。它不仅悦耳动听,而且学弹容易,是一种非常被人们 接受的优秀民族乐器。古筝又名“秦筝”,自秦汉以来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各具浓郁特色的流派,如:山东筝、河南筝、潮州筝、客家 筝、浙江筝、福建筝、内蒙筝、朝鲜筝、陕西筝等九大派。从早期到近代有过12、13、18、23、25弦等。后来统一规格为:1.63米、21根弦。古筝 的定弦法也由当地的筝来决定,但后来更多的还是五声音阶定弦法。再请学生试着拨弄古筝,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直观感受及听辨来了解古筝的构造和音色。

3、基本指法教程:第一部分慢板出来的时候要注意它的分句,它不是按小节分,例如:1~10小节演奏时配以左手“上滑音”、“颤音”等技巧,产生的波浪般 音响效果顺畅自如,给人以舒展、恬静的美感。(教师示范)第二部分速度欢快,旋律活泼流畅。第36小节以揉技法奏出“4”音,并用明快短促的花指音,丰富 乐曲的表现力。从第49小节开始要注意,第一遍演奏时尽量靠右边,就感觉太阳照在湖面微微泛起的水波。第二遍靠左边点演奏,好像水比较深一样。(教师师 范)第三部分是乐曲的合段,谱中的三十二分音符节奏实际上是演奏时右手划奏出的一串清澈流丽的琶音。音乐反复后,乐曲速度、力度逐渐加强。音型以后,出现 一小节连续的琶音,好像是渔舟过后,在水面上留下的余波。音乐达到高潮时突然切住后,下行落在宫音上。这首弹完后要给人一种回味无穷,听了还想听的感觉。

4、学生参与实践:本课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形式,通过教师范奏,学生交流,演奏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使直观、生动,理性的音乐节奏,技法与意境有机联系起来,既突出教学重点,又培养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爱好和弹奏古筝的兴趣。

5、总结:我们中国的民族音乐是非常丰富美好的,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善于发现美、感受美、创造出更多更美的艺术形象,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五:反思:我觉得一堂好的音乐课应该体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力,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使学生在饶有趣味 和充满情感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美的熏陶,主动获得多方面的艺术能力。今天的说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得到各位领导和同行的指导、帮助。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