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展示材料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设问 土地兼并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
引导 土地兼并会涉及到哪些方面的利益?
学生 农民、地主和封建政府。
组织课堂表演 全班学生分为三组,分别扮演其中的三个角色,相互讨论体会土地兼并给他们带来的利害得失,最后请三方代表进行表演。
甲组 我们代表农民阶级,我们一般都拥有一部分土地,一年到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还要承担国家的赋税徭役,一般情况下,我们也就勉强吃 口饱饭,而地主财大势粗,经常欺诈我们自耕农,如果遇到天灾、战乱和苛政的话,我们走投无路,就只有把家里的土地出卖给他们,从而沦落为佃农,这样受到的 剥削和压迫就更大了。如果情况更为严重的话,我们只有揭竿而起,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了。所以我们是土地兼并的受害者,现在很多人几无"立锥之地",我们要 求国家限制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
乙组 我们代表地主阶级,我们兼并了许多自耕农的土地,我们的地产是越来越大了,日子是越来越好了,可是我们也是花了银子从他们手里把土地买来的呀,也是为了帮 助他们解决暂时的困难,而且这也是合法的,没有什么不对的,要怪只能怪那些自耕农不善于经营了。所以我们是土地兼并的受益者,国家并不能干涉我们以合法的 方式进行土地兼并。
丙组 我们代表封建中央政府,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确实已经成为影响到社会安定和国家收入的大事了。现在的自耕农是越来越少了,我们政府所能征收的赋税和徭役也越 来越少了,国库空虚呀,而那些地主的地产越来越多,他们又用各种办法逃避徭役和赋税,真拿他们没办法,而且有些地主势力越来越大,逐渐不受中央的控制了, 很有可能会造反呀,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央集权了。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土地兼并的直接后果是大量自耕农丧失土地,经济状况恶化,从而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由于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又会导致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地主阶级的势力的膨胀又会对封建中央集权构成威胁,影响到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设问 面对这样的危害,历代封建政府又采取了哪些措施了呢?
学生 统治者常采取"均田"、"限田"的措施,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如485年,北魏颁布均田令,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主 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隋代至唐初,均田制的具体内容虽有所调整,但基本精神不变。
设问 那么这些相关的措施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呢?
学生 不能,因为这些措施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私有制,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所以到明清时期,土地兼并已经日益普遍,不可遏制了。
设问过渡 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广大农民又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他们又是如何生存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租关系日趋普遍化。(导入下一个标题)
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采取教师讲授于学生表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添历史学科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活生生的、可以亲身感受得到的历史,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又解决了本课的难点问题,为下一部分的教学活动作好了充分的铺垫。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