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BASIC语言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易于学习和掌握的计算机高级语言,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入门课。

该教材采用第三代BASIC--QBASIC,它是完全模块化、结构化的计算机语言,是学习程序设计较理想的入门语言,其中的分支结构程序作为高中会考的重要考试内容。

2、 课程的主要特点

(1) 突出算法的概念

(2) 全部采用模块化、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流程图则主要采用N-S结构化流程图

(3) 例题丰富,叙述通俗,便于自学

(4) 书中没有引入过多的有关高等数学的内容,具有中学以上文化程序的读者均可掌握本书的主要内容

3、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

a. 建立起程序的概念;

b.初步建立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路;

c.掌握QBASIC的基本语句,等。

(2) 能力目标:通过程序设计的讲解、练习及上机运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QBASIC语言编程技巧和能力,并具有较强的实验上机操作能力,为以后学习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3) 发展目标:通过学生提问和讨论,使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初步具备创新意识。

(4) 情感目标:通过课堂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师生感情,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对QBASIC语言这门学科更加热爱。

4、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a.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中的基本结构之一分支结构程序;

b. QBASIC的基本语句等等;

(2)难点:

多重分支结构

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1、 教学方法

QBASIC语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它要求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使学生掌握一些理论知识,而应着力于发展学生的能力(特别是自学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的几中方法:

(1) 讲授法(口述法);(2) 演示法;

(3) 实验法;(4) 谈话法(问答法)和讨论法;

(5) 练习法;(6) 自学法;

(7) 比喻法;(8) 成果激励法。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上述几种方法往往不能一种方法用到底,而是需要几种方法灵活地组合使用。

2、 教学手段

教室、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结合使用,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