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学生完成探索,基本可以弄清前两个问题,但制作的图表会出现多种问题,如何让学生弄清出现问题的原因呢?方法是:利用多媒体广播系统,将某个学生具有典型 问题的图表展现给所有学生,让学得较好的学生操作演示,并指出图表中存在的不足和修改意见,实现“生”教“生”,完成图表的制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 帮助修改图表的很多方面,例如有的同学指出加上X轴、Y轴的标记,有的学生指出图表的大小和位置不能遮住表格数据,还有些学生提出将图表区加上图案或设置 字体颜色等,教师要对学生的探索精神加以肯定;另外还会发现不足之处或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教师精讲。例如:某个学生做出的图表是空的,这样的问题正好教 给学生如何选择数据源;还有的学生不会在已有图表的基础上修改,只会删掉图表从头做,这样的问题正好教会学生如何修改图表类型和图表选项。最后引导学生分 析柱状图的优势:反映了数据的大小多少关系。
这种学生发现问题,师生共同解决的方法,使学生全部投入到学习讨论中,发挥了团结协作的力量,又能在学生间起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并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了图表的制作及修改方法,初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
但这个任务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学生只是初步学会了图表的制作方法,还需要独立完成制作,并能简单分析图表,所以设置了任务二。
任务二:将“历届奥运会中国获得的金牌情况”做成折线图。该任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堂辅导,使学生进一步熟识图表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对图表的分析及应用能力。引导学生总结折线图的优点: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预测发展趋势。使得本节课的重点得到进一步解决。
从这两个图表,你能自信地说:“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第一!”吗?说说你的依据。(柱状图看出在04年奥运会,中国金牌数仅次于美国,表格数据反映仅3块之差,折线图看出中国连续这几届奥运会中金牌数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让学生不仅能熟练制作图表而且能够对同一组数据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设置了任务三:在任务一的基础上将图表数据转置,形成新 的图表,并与任务一图表对比分析异同,分别反映了什么信息。这个任务进一步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即能根据管理目标的不同运用有效的图表来表示并分析 数据。
通过以上三个任务,学生学习了制作图表和分析图表的方法,如何引导学生将学会的方法用于实践,才是关键所在,所以设置任务四。
任务四(综合训练):将“西藏旅游考察”中的三张表格生成图表,结合图表分析数据,谈一谈你认为什么时候去西藏旅游比较适合。将学生分成3组:第一组 1-20把西藏各月节日统计表做成饼图;第二组21-40把拉萨各月气温统计表做成折线图;第三组41-62把拉萨各月平均降雨量统计表做成柱形图。制作 饼图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添加数据标志中的类别名称、值和百分比。
任务完成后,要求学生将每组的代表作品上交到教师机,投影到大屏幕上进行评价,介绍评价标准:图表类型的选择是否科学、数据源的选择是否正确、图表选项的 修改是否合理、美观,根据标准把作品分为A、B、C三等。让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先自评,然后让全班同学互评,使学生形成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 生不断改进,获得发展。最后老师引导学生分析饼图的优点:反映数据组的分配关系。
学生通过分析得出:从饼图看出五月至七月西藏节日较多,旅游能体验更多民俗风情;从折线图看出五月至九月气温适宜;从柱状图看出七月至九月降雨量较大。综合考察得出西藏适合旅游的最佳季节为五、六月份。
综合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去分析日常中遇到的问题,将复杂的问题简单直观化,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能力。
4、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这个环节不容忽视,我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通过回顾,学生体验到经过努力取得成功的喜悦。最后要求学生把制作图表的经验、得意之处以及需要求助的问题发布到内网的论坛上或者本班的QQ群里,大家交流讨论。
作业:
搜集身边的数据(如学校举行的运动会成绩记录、企业各项销售指标,人口普查统计表等),建立表格然后生成图表,并配合相应的文字分析形成报告。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