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说教材:
1.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
2.本课结构
3.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贸易组织 (WTO)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和世界银行 (World Bank) 的现状和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培养认识问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改革开放意识和现代竞争意识,树立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远大志 向。
4.重点难点
根据本框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认为本框的重点和难点均在于理解突破三大组织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并基于如下考虑:
(1)重点:就教材内容看,讲三大组织的现状、目标,是为了实现其作用,这是教材的理论落脚点;就三大组织与我国关系看,我国已经加入WTO,作为三大组织的共同成员,如何认识并发挥三大组织作用,是有重大现实意义。
(2)难点:就学生认知水平看属于理解和运用层面,学生受生活空间限制,接触面窄,理解上有困难;就现实生活看,入世带来的变数并由此引发的经济\政治,社会变革是全新的体验,而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发挥三大组织应有的作用则是问题的焦点和难点。
5.教材分析:见下表
表格是科学性和标准化的结晶,也是现代信息处理的常用手段,通过对教材表格化处理,既直观地展现教材内容又培养学生的科学性与创造性。通过对教材的表格化处理,既直观展现教材内容,又培养学生思维的科学性与创造性。
通过对教材分析,作以下两点说明:
(1)教材的滞后性。如教材 P103 关于我国与世贸组织关系的表述,教材表述为: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 实行和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联系和交往明显增加,并为恢复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缔结国地位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教材滞后性表现有 二:一是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二是加入,不是恢复。诸如此类的现象在高一、高三教材中都有存在,如高三政治常识中讲到我国经济职能的实现手段(通过宏观调 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按朱鎔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应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再如高一经济常识有关国家宏观调控的手 段,除了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外,应补上道德手段。除此之外,在关于国家与市场“两只手”的关系上,教材偏重于理论上的理想表述,难于回答现实中 地方保护主义等调节失控的现象。对此,应引导学生把最新的时事材料补充进来,做到教与学的与时俱进!
(2)对三大组织性质的认定。教材除指明有贸易组织和金融组织的区分外,未作进一步界定,在此应向学生说明,三大组织都属于非政府间的多边性的国际组织,这样才能回答学生关于台湾和香港作为非主权国家为什么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个常识性的问题。
二、说教法
采用“四环节”教学法。
思想政治课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在本节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和新大纲要求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采用“四环节”教学 法,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学理念,并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环节如下:
1、学生自学:布置阅读,指明阅读任务(导读提纲),指导学生归纳教材内容,并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知识结构图表。
2、分组讨论:针对阅读中自己发现的问题,先在小组内部交流,集体讨论解决;小组讨论不能解决,由组长作好记录,并总结发言。讨论期间,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及时了解讨论情况。
3、精讲释疑:根据组长发言,引导跨组交流,教师视情况精讲释疑,点明并突破本课重难点。
4、实践巩固:通过练习、小测以及其他实践活动,实现知能转化。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