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二)、导入设计 :

以问题“汉初,将相出行时坐什么车?反映了什么社会状况?”做铺垫开始引导。学生回答后,出示《金缕玉衣图》,简单讲解它的制作材料,指出这是汉中山靖王 刘胜夫妇死后所穿的,接着提问学生:“这又反映了什么社会状况?”在老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认识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比汉初丰富了,进而认识到两汉经济的发展 了,导入新课。以这样直观的图片、强烈的对比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授课设计 :

1 .重农抑商政策 。

结合文帝的诏书和课本有关的一段小字文,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重农抑商政策。然后从重视农业的作用以及农业、手工业、商业三者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重农抑商政策 对两汉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后世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见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对后世的影响只让学生形成初步认识,在以后的学习中再不 断加深。

两汉的经济:我将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进行教学 。

2 .农业的新成就 :

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首先启发学生想象从事农耕都要做些什么,耕、种、灌等,然后围绕农业新成就进行技术革新、兴修水利、农作物三个内容的教学。

( 1 )农业技术的革新

生产工具及技术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我会首先进行农业技术革新的教学。以学生的认识规律为依据:从整体到局部、从耕地到播种,依次是的二牛抬杠、犁壁、耧车的教学,最后是温室栽培技术。

其中我对二牛抬杠、犁壁、耧车的教学处理相似。分别结合《东汉牛耕图》、《犁壁》、《耧车》等图片,讲解各个新技术或工具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新技术 或工具都节省了人力、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为了加深认识,还要运用对比法,二牛抬杠对比三人两牛耕作;犁壁不但对比战国的犁,还要对比欧洲,欧洲比我国 晚近 1000 年才用到这一工具。温室栽培作为一项革新的技术,提到这里来讲。对比指出欧洲人到了 1000 多年后才能享受反季节的新鲜蔬菜,从而让学生认识这一技术的先进性,及技术革新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运用演示、讲解、对比,使学生从技术革新的角度认识农业的新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7 .豪强地主的田庄

豪强地主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在这里我就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简单引导学生认识豪强地主的势力大大发展的原因,突出经济的原因,使学生理解它是两汉经济发展的一个影响。

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的小字,以及田庄图等,总结豪强地主田庄的四个特点即:规模很大;经济自给自足;拥有武装;依附农民。

在这里,也可以指出盛世是相对的,在封建社会,农民处在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生活悲惨,所以才会有了汉末的农民起义。而豪强地主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实力不断壮大,最终出现分裂割据。渗透联系看问题的方法。

(三)小结及作业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