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5)面向全体,点面结合

这条主要是指教师如何在个别教学和集体教学中做到教育公正。这也是一个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老师给某些学习后进学生的单独补课,提高学习成绩也是有必要的,给某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提供更好地发挥才能的舞台也是公正的。做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不耽误每个学生的发展,这才是一种实质上的公正。教师要把握好公正的度,不能够丢下大多数学生去抓所谓的“重点生”,这样违背教育全体性,也是违背教育公正性的行为。

(三)尊重热爱学生

学生和老师都有自己的人格,都是相互平等的。

(1)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全面的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个性、爱好、隐私。给他们以自由的发挥空间,让他们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的习惯,并养成开朗、乐观地对待生活的心态和性格。

(2)关心学生、信任学生

教师要从德、智、体、美、劳等全方面关心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人的尊严。

(3)对学生的“爱”和“严”要把握好度

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教育过程中,除了爱还要严。俗话说:“教不严,师之惰”。没有严格的要求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要把严格要求和对学生的热爱紧密结合起来。

(四)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正因为如此,世界才变得精彩”。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客观存在,否定这种差异就是否定学生的发展。在木桶理论中,注重 长板就像放大了优点,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发挥出学生的特长,而注重短板好比放大了学生缺点,让人心生厌烦。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实践,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教师应该做到:

(1)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贯彻“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中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进行有差别的教学。

(2)承认客观年龄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

每个学生在各个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即使在同一年龄层的每个人,他们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教育因人而异,我们要区别对待,分层教学。

(3)尊重差异,实施教学多元化

我们要寓“以人为本”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活动是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有效载体。活动既要形式多样,又要生动活泼:既要有娱乐性,又要有学术性;既要有时代性,又要有创新性。学校要开展各种课外技能活动,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兴趣特点,促进学生全面的素质发展。

(五)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教育以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前提,为每个人全面发展服务,为发掘每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而 服务。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变化和认知特点,为学生的终身成长提供最好的、最优质的条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服务于学生的身心, 提高他们的身心素质;其次,服务于学生的学业,提高他们的知识理论水平,掌握一定的技能;再次,服务于学生的生活,创设优良的学习环境;最后,服务于学生 的终身发展,使教育成为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增强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能力。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