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三、鸦片战争的经过

虎门销烟引起英国用第三块"敲门砖"――"炮舰"打开中国大门。教师给合战争示意图,以时间为序讲清三个阶段。应指出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是蓄谋已久的。播放 英军进攻路线,简单介绍鸦片战争的经过。(突出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陈化成、葛云飞等抵抗派及其受压制;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三元里的斗争在近代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显示了只有在广大人民中存在着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的力量。)琦善、奕山、牛鉴等投降派占上风;道光帝的闭目塞听、左右摇 摆;中国军队装备的落后。)对爱国军民的英勇抗敌,教师要针对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四部分(6分钟):讨论分析

讲完战争经过后,必须让学生明确认识中国为什么会战败?战争的性质是什么?这是教材的难点,突破方法——先让学生讨论,关于战败原因教师可先引导学生从战 前背景以及中国外交(闭关自守-即“不知彼”、“也不知已”,而去领导一场反侵略战争,焉有不败之理?)入手,先学生讨论失败的主、客观原因和根本原因。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讲解:再让我们来看看鸦片战争中作战双方力量对比的形势。英国军队在武器方面,显然居于优势地位,但是同样明显的是英国侵略军在另一方 面又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从兵力来看,向南京进军的兵力不过七千多人。在当时交通条件下,从英国本土到中国至少要四个月,从印度到中国至少要一个整月。用 少数的兵力,侵入一个遥远的大国,这本来就是一种海盗劫掠式的冒险行动。然而在他们的突袭和讹诈面前,清政府屈服了。如何来解释这其中的原因呢?意在让学 生思考并得出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即中英两国的较量已不是单纯的军事较量,而是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事实证明: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 的资本主义。后由教师总结出“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中让学生得到启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实行对外开 放。

(三)总结(3分钟)

(四)练习反馈---------做到讲与练的结合

(五)提出研究性课题及学科渗透(3分钟):加强对教材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六)板书设计:

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节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1.中国:危机四伏的清朝封建统治

2.英国: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和扩张

二、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正当贸易---鸦片走私-----禁烟运动

虎门销烟(1839.6.3)

三、鸦片战争的经过(1840.6--1842.8)

蓄谋已久

1840.6---1841.1-----1842.8

四、鸦片战争的结果战败签约

1、战败原因

2、战争性质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